十一后东坝净山 山友捡15袋垃圾 回程已复现 有叹「绿色旅游」损环境有盼以身作则(组图)
发布 : 2025-10-12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

23岁从事地盘的Anson(前左)近半年透过社交媒体Threads认识山友Raymond,开始隔周上山拾垃圾,「自己的地方就要保护」。他希望以身作则,冀当游客看见时,可藉此增强大家的环境保护意识。(卢曼盈??o?J??

上周日18名网民组团到麦里浩径前往东坝的山径净山,其间他们卧身钻进岸边石隙清理垃圾。(卢曼盈??o?J??

麦理浩径往东坝路段有不少山野垃圾,沿途有信箱亦挤满废物,包括水樽和薯片包装等。(卢曼盈??o?J??

【明报专讯】香港郊区近年受游客欢迎,十一黄金周4000人登桥嘴岛,有人脚踏珊瑚;另一旅游热点万宜水库东坝亦现车龙。山友Raymond十一后走完通往东坝的麦理浩径,发现大量垃圾藏山边,遂于社交平台Threads发起净山,4天召集17名网友上周日打风下行麦径。记者亦跟随登山,发现麦当劳外卖、鞋垫、卫生巾与水樽等,而山友为捡垃圾冒险钻入石隙、接力攀爬斜坡。原两个多小时路线,队伍花7小时拾得15大袋垃圾。惟净山半日,垃圾转眼「卷土重来」,Raymond忧虑绿色旅游令环境受破坏,「人数多得离谱,无公德心的人自然会多」。年轻山友Anson则坚持净山,冀以身作则「保护自己的地方」。
明报记者 廖俊升
上周日热带气旋「麦德姆」袭港,早上9时3号风球期间,记者与18名山友于北潭涌郊野公园集合,循麦径前往内地社交媒体「小红书」??u介热点东坝。众人行「孖咇」,一人以钳夹垃圾,另一人提?大码洗衣袋载垃圾。甫踏上征途,他们开始仔细翻捡道路两旁草丛,翻出胶樽、面包袋、锡纸、卫生巾和零食包装等,甚至有人弃置国旗,路上邮箱亦塞满垃圾。行了约四分之一路程,有团友已提?满载的垃圾袋。
打风下上山7小时 叹无法太冒险落斜
「有得休息的地方就会多烟头和食物包装。」Raymond一边对记者说、一边观察地面,每约5步一停,弯腰夹烟头。沿路发现麦当劳外卖包装四散,有纸袋、汉堡包盒、茄汁和汽水杯,可还原一个完整餐点。他用钳翻开纸袋,一窝蚂蚁即窜出,山友停下研究处理方法,最后拨走蚂蚁才放进袋,以免它们爬上手。
走到元五坟观景台,从渔护署「自己垃圾自己带走」横额下俯瞰斜坡,犹如看见一座垃圾山,满是胶樽和食物包装。山坡陡峭且当日风力强劲,他们决定以接力方式清理,一人落斜坡捡垃圾、一人在中间传递,另一人提?垃圾袋于坡上接收垃圾。10多人分左中右三队落山,清理约10数分钟,深处仍见垃圾,但已无法冒险落斜。有山友提?垃圾叹道,「不能彻底地执,否则走唔到」。
石隙捡80年代汽水罐 兴奋分享
队伍再沿西坝岸边前行,用长钳夹石隙中垃圾,沿路有的士司机竖拇指打气。23岁Anson走了5小时依然落力,像寻宝般俯卧钻进石隙捡垃圾,拾到1980至90年代的汽水罐和水樽,兴奋跟记者分享战利品。问他因何为捡垃圾而冒险,他说「锺意环境乾净」。
这段接近10公里的路程原需行约两个多小时,他们共花7小时完成,提?15袋垃圾到东坝。终点可见不少游客在坝上打卡,亦有警员和渔护署人员巡逻。
「游客多得离谱 无公德者自然多」
Raymond说,十一后周末遇上打风,东坝游客不算多,但经历数天假期,山径已累积不少垃圾,故需花半天净山。自2020年起净山40次的他说,去年底起愈来愈多游客登山,曾于麦径拾过20袋垃圾。他见过游客自备垃圾袋行山,「但游客人数多得离谱,无公德心的人自然会多」。
净山小队汗流浃背离开东坝,归途已有垃圾复现原来位置。Anson失望叹道部分行山者缺乏公德心和公民意识,「觉得一定有人清」。但他不觉白费努力,形容这是「长命工夫」,会坚持继续净山,冀以身作则守护环境,「自己的地方就要保护,如果个个都识谂,这里就不会那么多垃圾」。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