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改革开放后行业兴盛 叹今市场与传承困境
发布 : 2025-10-13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
亨达钟表的前身为众钟表店创立于1955年,隶属于中国百货公司广州分公司,历经公私合营(1958年)、集体所有制(1967年)和个人租赁承包经营(1988年)等年代,2005年国企改制转为个人独资经营。
智能产品冲击 年轻人坐不定
改革开放前,内地买手表要凭票,种类有限,技艺与维修需求虽有,但市场不大。1978年改革开放后,进口表进入内地,手表种类大幅提升,电子表、石英表甚至走私表充斥,给钟表维修带来机遇。「当时维修师傅基本都能解决客人的难题,费用也不贵。」由于当时钟表被视作高档物,也是必备品,「所以维修师傅社会地位很高」,周建和回忆,「客人逢年过节还会送烟酒呢」。
昔钟表师傅地位高 今报酬低
1980至90年代,亨达钟表不断扩张,与大型百货公司合作设立专柜、建立维修网络,但步入21世纪,亨达钟表开始面临市场和传承两大困境。随著电子表、智能设备普及,部分人丧失对传统机械表的兴趣;年轻人也不愿入行学维修,「我以前学师要3年,现在已经将培训时间压缩至一两年,但年轻人还是坐不住」。
周建和表示,年轻人入行难,一方面是缺耐心,另一方面也可能与报酬低有关。「虽然古钟表修复技艺现在成为区级非遗项目,但这个不像其他非遗糕点之类的,起码可以送礼做手信,所以我们的存在和发展,也算是比较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