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研发纳米仿骨材料 拟用于大段骨缺损修复(组图)

发布 : 2025-10-14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港大医学院矫形及创伤外科学系教授杨伟国展示团队研发的磷酸钙「纳米仿天然骨材料」(樽内),相比传统骨材料弹性更高及更强韧。(曾宪宗??o?J??



团队利用弹性磷酸钙「纳米仿天然骨」材料吸水后会体积增大的特性(图示),研发出可自动填充骨缺损的弹性微球,提供稳固支撑并促进骨骼愈合。(港大医学院提供)


【明报专讯】港大医学院矫形及创伤外科学系科研团队研发「纳米仿天然骨」材料,吸水后体积会增大,成为可自动填充骨缺损的弹性微球,日后可望应用于骨科手术,代替传统的自体骨和异体骨移植,并已在内地取得专利。研究团队称纳米仿天然骨材料具备高弹性及强韧的特性,能缩短手术时间并加快伤口愈合,计划应用于大段骨缺损的修复,亦特别适合修复形状不规则或位置复杂的骨缺损。

自体骨异体骨并发症风险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9年全球新增1.78亿宗骨缺损个案,且发生率预计会逐年增加。大段骨缺损患者通常需做骨移植,港大医学院矫形及创伤外科学系教授杨伟国指出,自体骨(即患者自身骨头)和异体骨(即他人捐赠骨头)匮乏,亦有较高并发症风险,例如自体骨可能导致供骨部位出现并发症和塌陷,异体骨可能导致外源性感染和免疫排斥;至于人工骨虽然坚硬,但抗压强度不及人体的皮质骨,且因缺乏弹性,在临?使用上容易断裂。

针对磷酸钙人工骨材料的不足,团队利用「纳米簇锚点技术」,研发出磷酸钙「纳米仿天然骨材料」。杨伟国称,团队目标是模仿天然骨的结构,让纳米材料更接近人类骨头,又可在预固化阶段塑造成任何形状,以精准塑形并紧密贴合缺损部位,特别适合修复形状不规则或位置复杂的骨缺损。

可精准塑形 抗压强弹性良

杨伟国说新型纳米骨材质吸水后体积会增大,成为可自动填充骨缺损的弹性微球,保持最大抗压强度及良好弹性,其多孔结构亦有助细胞与材料黏合,有利骨组织再生。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自然通讯》期刊发表。

料可拓神经外科牙科应用

纳米仿天然骨材料目前未正式临?应用,杨伟国表示仍需花时间做大量临?实验,以通过国家药监局严谨监管和审批,但会在玛丽医院遇到紧急情?时作小批量临?使用。港大医学院矫形及创伤外科学系临?教授黄德民称,相信此材料将来可拓展至神经外科及牙科领域应用。

被问到纳米仿天然骨材料的收费,黄德民未有正面回应,称做手术时用量因人而异,故每名患者的手术费用会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