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人物:DeepSeek创办人梁文锋(图)

发布 : 2025-10-30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40岁的梁文锋以330亿元人民币财富首次跻身《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


【明报专讯】2025年1月底,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深度求索(DeepSeek)以开源模型DeepSeek-R1震撼全球。其创办人梁文锋年仅40岁,曾有与他熟识的人表示,梁文锋像一名「极客」(Geek,爱钻研但不爱社交的知识分子)多于像一名老板。《华尔街日报》引述相关人士透露,梁更愿意自己被视为工程师而非交易员。

■人物档案

梁文锋在1985年出生于广东湛江吴川巿的小村落——米历岭村,其老家现时已变成「打卡热点」。据称梁文锋自小精于数理,2002年以吴川市第一中学「高考状元」的成绩考入浙江大学,主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0年于同校修毕信息与通讯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主攻机器视觉研究。

据内地媒体报道,梁文锋大学期间正值2008年金融海啸,他对人工智能兴趣浓厚,彼时相关行业前景尚未明朗,他已与同学开始组队积累数据,探索如何通过机器学习做量化交易。

毕业后他创立对?基金公司「幻方量化」,2015年在中证500股指期货上市。2018年,幻方量化首次获内地私募证券领域最高奖项「私募金牛奖」,并确立以人工智能为发屾x??向。2023年7月梁文锋创立深度求索(DeepSeek),专注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研究和开发。

力主人工智能完全开源

DeepSeek除了开发成本低,其崛起与其开源及高性能有关。DeepSeek的研究成果完全开源,包括模型权重与代码,允许任何研究者自行验证其成果,相较于高度保密的美国人工智能开发商OpenAI,反而被指更符合「开放AI」的理念。

知名教授郑永年接受《人民日报》旗下公众号「侠客岛」访问时指出,DeepSeek的胜利,就是开源打败闭源,OpenAI 2025年8月首度发表两个「开源权重」(open-weight)人工智能模型,免费予开发者使用并可按需求实行客制化,亦被指是应对DeepSeek及其他AI企业的挑战。

梁文锋曾解释,在颠覆性技术面前,闭源形成的护城河是短暂的,亦指出即使OpenAI闭源,也无法阻止被别人追赶。梁文峰表示,「开源、发论文,其实并不会失去什么。对于技术人员来说,被follow(追随模仿)是很有成就感的事。」

盼DeepSeek助中国形成创新文化

内地媒体「36氪」2024年7月刊登梁文锋的长篇专访,梁文峰认为中国过往30多年科网浪潮中,没有真正参与创新,希望DeepSeek帮助形成创新文化,助中国走出模仿别人的困局,但认为先进晶片禁运仍是眼前难题。

梁文锋认为,矽谷有创新精神是在于「敢」,但内地对前端创新缺乏信心,总觉得差距太大而选择做应用。

被问到DeepSeek为何只做研究,不似大部分中国企业兼顾应用,梁文锋表示,目前阶段是技术创新的爆发期,并非应用的爆发期,觉得现在最重要是参与全球创新的浪潮。他长远希望形成生态,让业界使用DeepSeek的技术和产品,在此基础上建立业务。

重视人才 雇优秀院校毕业生

DeepSeek十分重视及拥有不少人才,如「90后」研发成员罗福莉有传被小米雷军以千万元年薪挖角,一度成为热话。OpenAI前政策主管克拉克(Jack Clark)称,DeepSeek雇用了一批高深莫测的奇才。梁文锋回应,「奇才」实际上是内地优秀院校的应届毕业生、还未毕业的博四博五实习生,以及一些毕业了几年的年轻人。

梁文锋曾在访问中说,同事形成可以创新的组织和文化,才是公司的「护城河」。他提及过去多年中国企业习惯由别人创新,自己拿来应用「变现」,故DeepSeek在这一波浪潮里,出发点是走到科技前端,??u动生态发展,而非趁机赚一笔,「随?经济发展,中国也要逐步成为贡献者,而不是一直搭便车」。他强调,中美AI差距在于原创与模仿,「如果这不改变,中国永远只能是追随者,所以有些探索也是逃不掉的」。

(主要相关课题:综合国力的提升、资讯科技发展特徵)

■价值观Check box

˙创新

˙尊重别人

˙勇于尝试

(本网图文均有版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至任何印刷品或上载互联网。本网发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公民学堂 第1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