狎童心理学家准匿名续收客  揭漏洞  称「人人都可自称临?学家」 业界促纳法定注册(组图)
 发布 : 2025-11-03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 


一名男临?心理学家工作时非礼女童罪成判囚3个月,他出狱后现于其私人公司继续提供服务,本报记者以家长身分向该公司查询(图),确认该名临?心理学家现有提供收费服务,评估小学生有无专注力不足或过度活跃症。评估需要面对面,约一至一个半小时,其间部分时间家长毋须在场。(手机截图)
【明报专讯】一名男临?心理学家被裁定于工作时非礼10岁女童罪成,判囚3个月,他出狱后现于其私人公司继续提供服务,但由于他受审时获法庭颁匿名令,外界无从得知其身分,相关个案引起业界高度关注;两大业界组织代表均认为事件反映目前香港临?心理学家规管制度有漏洞,形容在港「人人都可自称临?心理学家」,促政府尽快将该专业纳入法定注册及监管。本报记者以家长身分查询,确认该心理学家的服务对象包括小童,辅导期间家长毋须在席,但记者从公开资料无法得知他曾干犯性罪行被定罪。
医卫局:规管风险为本  鼓励找认可团体会员
现时香港临?心理学家毋须做法定注册,医务卫生局回覆表示,政府就医护专业规管制度的政策是按风险为本原则,审视不同专业提供服务时对公共卫生、医疗质量及公众安全构成的风险水平,厘定最适切规管方式,包括法定强制注册制度、经认证的注册计划和以学会为本的自愿注册安排,临?心理学家为认可医疗专业注册计划下的专业,由香港临?心理学家公会(HKICP,下称「公会」)对其会员规管。局方称卫生署一直鼓励市民向认可医疗专业团体的会员寻求服务,公会亦有展示其会员名册。
翻查法庭文件,该名心理学博士于2022年5月在受聘学校为一名10岁小四女生X提供读写训练时,触碰其手背、后颈、耳、膝盖及腰间,被控一项猥亵侵犯。聆讯披露,X属有限智力,有轻度语障,被告知悉此情?。案发日是被告与X第三次上实体课,在场至少有另一女童。X在录影会面说,被告除触摸她上述部位,亦曾捉?的她手触摸被告大腿,又摸她腰部企图抱起她。
法庭以代号P.H.H.P.称呼被告,传媒不得报道其身分。被告不认罪,经审讯后于去年3月被定罪,判囚3个月。他其后提出上诉,今年4月被高院驳回,维持原判,须即时入狱。
现经营有限公司
记者询儿童服务  公司:家长毋须在场
本报得悉涉案人现经营一间有限公司,提供儿童智力、心理、行为评估治疗、撰写法医心理报告、担任法庭专家证人等服务。根据公司注册处资料,他是该公司唯一董事。记者以家长身分向该公司查询,确认他有提供收费服务,评估小学生有否专注力不足或过度活跃,评估需面对面,约一至一个半小时,除了评估初期,家长毋须在场。
香港临?心理学家公会理事潘麦瑞雯指事件反映制度有漏洞,她说临?心理服务使用者本已是脆弱一群,若非去到很严重地步也不愿投诉,亦未必懂投诉,形容害群之马的行为绝对会对服务使用者造成伤害。香港心理学会(HKPS,下称「学会」)候任会长张传义形容个案荒谬、荒诞,家长及学校出于信任聘请临?心理学家,若受聘人操守有问题,对服务使用者很危险。
业界称个案荒谬  盼中期立法管头衔认证
林哲玄倡效法律界监管
张传义说,业界自1980年代起一直敦促政府制定法律,对香港心理学家纳入注册和监管,惟一直未能成功争取。他指学会近年??u勾x??府及机构如医院、大学、社署甚至非政府组织只聘请公会认证之临?心理学家,呈交法庭的家事报告、法证心理报告等亦应规定由公会认证的临?心理学家撰写。
张认为现行认可计划某程度上为业界人士提供认证,但临?心理学家这头衔未受法定保护;该会中期目标冀争取透过简单规管立法,保障只有于公会认证者才可自称临?心理学家,确保经注册者才可使用这头衔。他强调行业不存在人手不足,??u勾x??变目的是保障市民及行业质素。
立?x??医卫界议员林哲玄认为,立?x??必需要如医生注册、用政府资源设立医委会般「大阵仗」,可参考法律界做法,透过法例保障只有特定人士可自称律师或大律师,由业内香港律师会及大律师公会监管;他说现时已有公会负责监管临?心理学家,只要配合简单立法,可提升行业质素。林哲玄已报名竞逐连任立?x??医卫界席位,截至昨日,同界别已报名参选人包括放射科医生梁礼贤。
明报记者 杨佩珊
■明报报料热线: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