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大公共行政学顾问张炳良近年一直笔耕,进言希望政府避免「太左」。他说政治理应「愈走愈阔」,团结大多数人,不过在地缘政治和国安风险下,如何平衡是艺术,又认为处理经济问题也不能回避政治。为官多年的他寄语政府要有胸襟,巧妙地回应批评,谓政治技巧培养不易,但每个官员都应学习。(冯凯键??o?J??
【明报专讯】一国两制近年屡受欧美国家质疑。教大公共行政学顾问张炳良接受本报专访时认为要寻找「关键点」(critical point)扭转外界看法,显示本港如昔,「如果我是政府,我鼓励某些团体去集会,你要证明集会仍然得」。当届政府形容本港正面对经济转型,他说可举办「大辩论」,显示社会氛围仍鼓励多元讨论。为官多年的他寄语政府要有胸襟,面对批评要巧妙回应,「不是就只说『你讲错了,你不对的』,这个层次很低」。
明报记者 郑启智
香港经济复苏步伐缓慢,张炳良指出经济是本港管治的核心问题,背后牵涉港人信心、国际观感等问题,不可回避政治,「不能单独只用经济手段搞经济」。谈到有外国商界忧虑一国两制改变,张炳良认为有些国家已对香港定型,「根深柢固」,香港欲重建国际形象需策略性地找「关键点」扭转偏见,显示本港依然自由多元。
逾6000反修例未起诉者
倘欠证据停处理「为件事划线」
「游行集会名义上是无问题,如果我是政府,我鼓励某些团体去集会,你要证明集会仍然得。建制派都可以集会,五一工联会都可以游行。」张又建议,反修例运动仍有逾6000名被捕者未被起诉,若证据不足,可以公布不再处理,称这并非特赦,而是「为件事划一条线」。
倡办经济辩论 自证非「想点就点」
本港步入经济转型期,张炳良则认为政府可??u动「经济大辩论」,刺激社会讨论再达成共识,??u勾x??革时就更顺畅,「如果能够令到社会觉得,现在仍是很鼓励讨论,这是好事来的,不要让社会觉得官方『想点就点』」。他期望本港开拓新兴市场之馀,不应放弃与欧美联系的传统优势,产业升级亦要照顾下游基层从业员,协助他们转型。
国安自由取平衡 京「心大心细」
过去一年张炳良多番直谏,冀香港在国家安全与多元自由之间取得平衡,避免「一左二窄」。他认为社会气氛未见明显转变,责任在官方,也在民间。对中央而言,他称地缘政治紧张,国安问题萦绕不散,北京既想香港保持国际化,惟进一步放松管治却有疑虑,「你可以说他都有些心大心细,因为每一天西方、特别美国都针对中国来打」;中央在上举棋不定,特区政府自然紧张万分,「我守国安这道门守得不好,很大罪的」。
官员要有胸襟技巧 「可以被人闹」
政府近年不时去信本地及海外传媒反驳报道及评论。曾任运房局长的张炳良称,昔日官场生态是面对批?x??好噤声,现在却走向另一端。他向政府进言,认为官员表态并无不可,但「是可以被人闹的」,要有胸襟和政治技巧,巧妙回应批评,「四两拨千斤」令对方意会自身问题。「你表达方式要有些『很抵死』、本身好像很温柔,但其实你是充满力量地回应。」
张续称,政制等框架固然由政府主导,但社会氛围民间也有份塑造,例如传媒若认为政府批评不合理,有权回应「反弹」。「如果传媒说『我不敢顶撞政府』,这样会否有个别官员觉得,『既然我一出声你就收声,我当然出声啦』,人都是这样的。」他又分析,社会上部分人欲配合爱国主调,有鉴香港以往被指国家观念弱,故心态上「更加要走过头」以示爱国。
「很多日常的政治,不是靠议会的。」张炳良忆述自己七八十年代开始参政,也是由组织民间、成立压力团体做起,??u动社会多元。他承认在目前社会生态,传媒被批评后也未必敢于反驳政府,但相信待时日洗礼将逐步回复平衡,钟摆终会荡回原点。「任何国际关系又好,或者内部社会问题,一定有rebalancing(再平衡),差不多一定有规律。」
■明报报料热线: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