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署文学奖加禁条 含粗言小说仍摘银 评审学者:大俗写大雅 署方无介入评审工作(组图)

发布 : 2025-8-12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24年中文文学创作奖事隔一年公布赛果,并在公共图书馆巡回展出。在中央图书馆,屾x??列出评判评语及得奖作品的二维码。(明报记者??o?J??








【明报专讯】本报去年曾报道,康文署辖下公共图书馆疫后复办中文文学创作奖,在比赛条款中加入参赛作品不得含粗言秽语、色情或不雅及「任何令人厌恶的语言及行为」等内容,违者会被取消资格,一度引起争议。事隔一年,公共图书馆近日公布赛果,新晋作家孔惠瑜作品〈墨雨〉内容虽有粗言及情欲描写情节,无碍其获小说组亚军。多名评审均称,康文署无介入评审工作,其中一名评审黄念欣形容该作品是「以大俗写大雅」;另一评审谭国根说,作品描述主角两难下的心理矛盾及内心挣扎,「如果看不到这样的深度,当然会觉得是色情描述」。康文署称尊重评审结果。

明报记者 林励

用大量通俗口语 含情欲描写

中文文学创作奖于1979年首办,复办的2024年创作奖去年中截稿,近日公布赛果。5个组别得奖作品主题由亲情、移民、基层?房困境到创伤等都涵盖。当中,描写书法班中年男导师与中年女学生关系的〈墨雨〉获小说组亚军,作品加入大量通俗口语,也有一几x??述主角看电话时自慰却遇上诈骗电话、大骂一声「╳」,以及见到年轻女生幻想「裤裆里似乎出现一股热流」等描写。

小说组评审之一、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副教授黄念欣说,评审中有讨论过〈墨雨〉较市井的表达或欲望的描写,印象中无从参赛守则的角度讨论。她认为该作品的创作意图「以大俗写大雅」,写出一个书法班的人事与世俗日常,有其技巧与特色。她指出,公共图书馆的参与仅限个别字数限制、重复投稿等客观赛则问题,评审方式与过去没什么不同。

另一评审、恒生大学人文社科学院院长谭国根称,〈墨雨〉是一部心理描写短篇小说,例如记者问及「裤裆里似乎出现一股热流」这句,是意象手法表达身体与心理的矛盾。他比喻说,中国著名画家徐悲鸿以人体写生教授西洋技法,当时遭攻击为色情,「其实反映攻击者的无知」。他指出,评审过程是由评判自己专业判断作品中是否有粗言秽语及用词不当,康文署并无介入评审或规范判断,「(署方)很尊重评判的意见」。

被问及创作奖是否应保留不得粗言秽语及不雅用语条款,谭说不能代康文署回应,但个人作为教育工作者及图书馆使用者,公共地方不应有污言秽语或侮辱性语言,得奖作品不能违反公德;不过他补充,上述说?x??表达一般教育原则及对公共读物要求,他不认为〈墨雨〉有污言秽语。

评审举例水浒传 粗俗语言更传神

曾任评审的作家及艺评人郑政恒说,看待文学作品的粗言或情欲内容,要看内容能否形成意义,包括题材及情节。他认为,〈墨雨〉的粗口俚语及情欲描写并不过火,又以《水浒传》为例,粗俗语言往往令对话更传神。

康文署回应说,评审是以专业客观角度评审参赛作品,该署尊重评审结果;又指创作奖作品来稿须知的规定,旨在鼓励文学创作,??u动参赛作品达到优秀文学水平。对于为何去年6月截稿后逾年才公布赛果,署方说整体所需时间与历届相若,上月30日举行颁奖典礼,同步公布得奖结果。

有别往届,康文署今次同步网上上载所有得奖作品及评语,而非待另行出版文集。得奖作品陆续在全港多个公共图书馆巡回展览,但新诗及小说等组别刊出评语而无直接刊出作品,而是展示连结至作品的二维码。据康文署数字,今届收到近1200份参赛作品,与对上两届相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