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稀有金属钴对电动车发展不可或缺,而中国炼制钴矿在全球市场比重甚大,在供应链上有优势。图为一个位于刚果的钴矿场。(网上图片)

随著电动汽车兴起,全球各国纷纷展开对锂电池供应链的争夺战,生产锂电池所需的金属钴(cobalt)成关键。《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企业已抢占先机,掌握全球最大钴生产国刚果民主共和国(下称刚果)的钴矿开采与销售网络,亦对锂电池供应链的各环节展开大笔投资,在这场争夺战中遥遥领先。
钴是铜矿和镍矿的副产品,电动汽车日益普及令钴需求暴增。美国地质调查局指出,2000年起全球钴产量已增长3倍,至每年12.3万吨。摩根士丹利估计,2014年用于电动汽车的钴约1300吨,预计今年将增至11320吨,2025年达到62940吨。这些预期已导致伦敦交易市场的钴价在过去一年上涨逾一倍。
刚果占全球逾半生产量
刚果是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国,全球54%左右的钴(约6.6万吨)供应都来自刚果,中国则是刚果钴的最大买家。英国金属供应商Darton Commodities统计,中资企业处理的钴矿有94%来自刚果。有分析估计,刚果生产的3万至4万吨钴大部分来自自由身矿工,以及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友钴业等中资企业,由于中国中介商已掌握大部分自由身矿工的供应,认为中国已主宰刚果钴矿出口网络。
电动车锂电要素
加拿大勘探公司First Cobalt Corp.行政总裁梅尔(Trent Mell)说,各国都开始意识到刚果对电动汽车的重要性「相当于盛产石油的沙特对内燃机的意义」,而中资企业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并试图掌握钴开采到电池生产的整个产业系统。
《华尔街日报》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而中资企业对锂电池的生产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有大笔投资,例如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便和刚果国营矿业公司Gecamines SA合作开发钴铜矿等。大宗商品研究机构CRU Group分析,中资企业生产的精炼钴化学品占市场比例已由2012的67%增至现时的77%,估计很快便可取得90%以上的市场份额。
现时中国国家物资储备局的钴储备库存约为5000吨,相等15天的全球供应量。伦敦市场情报公司Roskill分析师贝德(Jack Bedder)称,如现有对电动汽车发展的预测准确,钴的供应将会不足,令中国取得优势。
刚果的矿产虽然获垂涎,但该国政治不稳对中国等国在当地的投资构成风险。刚果上月突然修例,大幅调高开采权费用,令当地矿场成本大增。(华尔街日报/彭博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