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究:九成樽装水含胶(组图)

发布 : 2018-3-16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多个在美国研究中被验出有微塑胶的樽装水品牌在香港亦有出售,两大超市表示会因应事件发展跟进。(李绍昌摄)





美国科学家以樽装水为对象,就微塑胶污染展开跨国研究,测试包括可口可乐Dasani、法国Evian、中国娃哈哈等多个知名品牌樽装水,发现当中逾90%含有微小塑胶片,较自来水高一倍,相信来自生产与包装过程的污染。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展开调查,确认含塑胶食水的潜在健康风险。

纽约州立大学弗雷多尼尔分校化学专家梅森教授(Sherri Mason)与研究团队受美国非牟利新闻机构Orb Media委托,测试由中国、印度、美国等9个国家购入的259瓶樽装水,检测微塑胶含量,当中包括多个著名品牌产品,如百事可乐的Aquafina、可口可乐的Dasani、法国达能集团的Evian、中国娃哈哈等。测试过程排除运送途中及实验室环境对样本的塑胶污染。

推断成分多为包装瓶盖原料

微塑胶是指直径或长度介乎1微米至5毫米之间的塑胶碎片。研究员利用一种能依附塑胶表面、令塑胶在特定光频下发出荧光的尼罗红(Nile Red)染剂,显现水中塑胶,过滤后逐一点算,部分较大的胶片会以光谱仪器分析,确认成分。

研究显示,93%樽装水样本含有微塑胶,成分包括聚丙烯(PP)、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等,主要为生产樽装水包装、瓶盖等的原料,平均每公升水含有10.4片长度或直径超过100微米的微塑胶,较此前研究中发现的自来水微塑胶含量多一倍。

长度或直径在6.5微米至100微米的微塑胶则更普遍,占研究发现的颗粒95%,连同超过100微米的微塑胶计算,平均每公升水便有325片,部分样本微塑胶含量更超过每公升1万片(图表)。虽然专家未有分析这些较细小颗粒的成分,且染剂亦能令贝壳或含油脂的水藻等染色,但由于樽装水一般不会含有这些成分,故推断这些粒子为塑胶。

影响未明 世卫或订安全标准

梅森指出,测试中发现的塑胶有65%都是碎片而非纤维,说明它们源于生产樽装水的工业过程,相信大部分是水瓶的物料。她强调研究并非针对特定品牌,而是反映塑胶无处不在,甚至遍及基础商品,这些塑胶会否在人体内释出有害物质,甚至极细塑胶会否被人体吸收等,仍未可知,希望研究引发关注。梅森又称,此前亦曾在自来水发现微塑胶,但浓度程度相对较低,说明自来水整体而言可能较樽装水安全。不过专家强调,目前未有证据显示摄取微塑胶会危害健康,发展中国家如自来水常受其他物质污染,应继续饮用樽装水。

WHO昨表示,将评估最新研究,了解微塑胶的普遍程度与影响。发言人称,关键问题在于长时间摄取塑胶对身体的影响,如有需要将制定安全标准。

相关厂商对研究结果反应不一。雀巢称过往两年来的内部检测未发现过任何塑胶,质疑今次研究采用的方法可能导致假阳性结果。可口可乐强调,生产时采用严格的多重过滤技术,但承认由于塑胶在环境中普遍存在,产品仍可能含有微量塑胶。Gerolsteiner亦不排除塑胶可能从空气来源或在包装过程中进入产品,但强调内部检测显示产品塑胶含量较医药产品的规定低。

厂商不排除包装过程渗入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发言人昨日回覆本报查询表示,香港未就微塑胶在食物含量订立安全标准,会留意上述研究相关发展,强调过去有抽取樽装水作化学及微生物的检测,全部通过标准。

本报亦就美国的研究向香港两大超级市场查询,百佳及惠康发言人回覆指有出售涉事的Evian及San Pellegrino品牌樽装水。对于会否因此回收涉事品牌的樽装水,百佳发言人回覆,会向供应商了解及跟进事件,正关注相关报道;惠康发言人称,现正与供应商及食安中心沟通,了解及跟进事件,会再作适切安排。(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