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制裁反促进中国晶片业发展(组图)

发布 : 2022-6-27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美国近年对中国科技企业实施技术制裁,却刺激中国科企对国产零件的需求,带动中国晶片行业发展,其中中芯国际首季销售额增长超越台积电等竞争对手。图为中芯北京厂房。(资料图片)





美国近年对华为、海康威视(深:002415)等中国科技企业实施技术制裁,以遏抑中国科技企业崛起,却刺激了中国企业对国产零件的需求,带动中国晶片行业的发展。彭博社指出,自美国加强对中国企业实施制裁后,中国晶片行业的发展速度超越全球任何地区,目前全球扩张速度最快的晶片企业,大部分来自中国。根据彭博社的数据,在过去4个季度,全球20家收入增长最快的晶片公司当中,19家来自中国;相比下,去年同期只有8家。内地那些对晶片生产发挥重要作用的软件、处理器(CPU)及设备供应商,其收入增幅远超台积电(台:2330)及荷兰光刻机供应商ASML(美:ASML)。

由国防到人工智能(AI),以至自动驾驶等技术,晶片都发挥重大作用,成为各国资本争相投资的领域。自2020年起,美国开始限制向中芯国际(0981)、海康威视等中国企业出售美国技术,抑制了这些企业的发展,却促进了中国晶片行业的整体规模,突显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正重塑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格局。尽管中国AI晶片巨头寒武纪科技(沪:688256)等的股价已由今年低位显著回升,但分析师认为仍有增长空间。

内地拟培育万家「小巨人」

回避美制裁

中国去年底发布的《「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争取在2025年形成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彭博社称,预计中国会投入数以十亿美元培育晶片行业的「小巨人」,鼓励购买中国制的产品及零件,回避美国的制裁。内地品牌崛起,已引起一些消费电子产品巨头的注意。市场消息称,苹果(美:AAPL)考虑将长江存储列为最新的iPhone快闪记忆体供应商。

晨星(Morningstar)分析师Phelix Lee指出,中国寻求供应链自给自足,主要由新冠疫情相关的封控措施所催化。在疫情封控期间,原本使用进口半导体的中国客户,需采购国产替代品以确保营运畅顺。自4月底以来,追踪中国最大晶片行业参与者的FactSet中国半导体指数(FactSet China Semiconductor Index)已上涨约20%。

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减少对进口晶片的依赖,摆脱美国实施的技术限制。单在去年,中国进口的晶片价值已超过4300亿美元。为满足市场需求,中国半导体业界采购了大量生产晶片的设备。半导体行业组织SEMI的数据显示,随著中国晶片制造商扩张产能,中国业界去年向海外供应商购买的晶片制造设备订单增长58%。

新设备增加,促进了晶片的产量。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China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的数据,中国晶片的制造商和设计公司总销售额在去年增长18%,达到创纪录的1万亿元人民币(约1.17万亿港元)以上。全球的晶片供应瓶颈,助中国供应商更易进入国际市场。即使新冠疫情令中国部分地区的工厂和物流瘫痪,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1347)仍维持其上海工厂接近全速运转。在地方政府的协助下,来自日本的货运航班继续向晶片厂运送必要的材料和设备,未受到疫情防控措施的影响。

中芯首季销售额增幅超台积电

中芯国际今年首季的销售额按年增长67%,超越规模更大的竞争对手GlobalFoundries(美:GFS)和台积电。获列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的上海富瀚微电子(深:300613),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7.17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181%。

晨星的分析指出,撇除对长期盈利能力的担忧,中国企业积极的产能建设,将提升它们在全球的影响力。不过,中国的晶片行业发展已令美国不安。《华尔街日报》上周刊出哈佛大学甘乃迪政府学院创院院长、著名国安专家艾利森(Graham Allison)与Google前行政总裁施密特(Eric Schmidt)合撰的评论文章,其内容警告美国正处于输掉晶片竞赛的边缘,倘中国在整个半导体供应链发展出持久优势,它将在基础技术上出现美国无法抗衡的突破。资料来源:彭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