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业起飞 种田掌上揿机(组图)

发布 : 2024-12-22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上月在广州黄埔的极飞超级农场,新旧款无人机一前一后飞过稻田示范喷洒,可见采用全新智能离心雾化喷头的新型机流量更大,田间有靠太阳能供电的探测器自动运作。极飞科技CEO彭斌指,目前中国无人机行业98%飞行时间来自农业无人机。(刘晓宇摄)



通过智能手机App,可控制开始和结束施肥,过程中,能监测和调整水阀压力。(刘晓宇摄)



在极飞发布会后的产品展示环节,从安徽特地到广州「扫货」的「金牌飞手」杜红辉(中,黑衣者)十分兴奋,将接近60公斤重的新款无人机拎起感受重量。(刘晓宇摄)






智能水肥系统由配有高精度传感器的智能施肥机(左下),以及智能电动阀(田中)组合而成,减少施肥灌水的人力成本和不确定性。(刘晓宇摄)


无人机穿梭于农田上空监控作物生长,资料传送云端,农民点拨手机屏幕轻松完成「巡田」;大数据分析土壤微量元素与养分,自动调整灌溉计划。作物状况上传资料库,实时更新行情,农户把握市场;消费者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栽种及采收过程一目了然……未来农业的构想,在地少人多的中国,正依靠科技逐步实现。也许有一天,种田可以像打游戏。

明报记者 刘晓宇

上个月,记者在广州参加了一场智慧农业产品发布会。当充满科幻感的黑色幕布揭晓一个个比去年「更高、更快、更强」的新品,台下爆发出阵阵欢呼、掌声和「牛逼」喊声。场景彷佛置身苹果、华为新品发布会,只是舞台射灯映照下观众席的脸庞,多了丝风吹日晒的痕[。原来看客不少是农民、飞手(无人机操控员)和经销商,若未曾了解今天的智慧农业发展,不禁要好奇:他们对科技的需求为何?

国家民间齐发力 普及农业无人机

台下小麦肤色、身形结实的杜红辉从安徽来「扫货」,见到今年新款无人机的避障性能升级不少,定价也比去年调降几千元(人民币,下同),笑得尤为开心。2015年入行的他,已是圈内小有名气的「金牌飞手」。团队现有7人,十几架无人机,管理两万多亩田,签合同的田地面积一直增加,设备也在增加。

在中国平原地区,大田作物(小麦、水稻、大豆、玉米、棉花等)利用无人机进行农业测绘、播撒、喷药已相当普及,然而10年前市场接受度并不高。杜红辉入行时,当地农民觉得无人机不管用,他第一年自掏腰包20万元,免费帮农户「打药」(喷洒农药)。杜红辉忆述,为了结识农户,自己四处请他们吃饭,吃过饭「10亩地、8亩地地打,给他做实验。」农民看到效益,第二年开始主动找上门。

民间推广和国家政策双发力,国内植保(农业)无人机产业开始迅速增长。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航空建设」,政府2017年起试点推行植保无人机购置补贴,支持引进植保无人机技术推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进一步激发了市场需求。

杜红辉的家乡安徽地处华东腹地,近海邻江,是典型的农业大省,如今几乎家家户户都用无人机种地。「我们县400万亩土地,几乎全程机械化。」杜红辉的团队只接面积上百亩的大单。田地面积大的话,人力打药可能要分几天,一个人每小时大概打一亩地药,但无人机一小时就能打15亩地。

科技进步迭代之快,杜红辉年年要花费数十万采购新品,5万多元购买的无人机,到第二年就值1万,「一年折旧费大概4万多」。他说「必须得买」,旧款留做备用机,不换新的设备,效率就跟不上。要保持竞争力,这样的发布会是杜红辉等「飞手」必到场合。

台上像库克、余承东一样侃侃而谈的彭斌,曾是微软中国区的MVP(最有价值专家),11年前他和团队调研新疆,发现无人机「作物保障」服务还是市场空白,认为低空经济最大的落地场景是农业,农业无人化最可能先发生在中国,决心将自己的无人机初创公司极飞专注于农业赛道。

极飞也从推广做起,公司早期成立自营队,到新疆帮棉农打脱叶剂、除草剂和农药。如今,超过一半新疆棉花田使用极飞农业无人机,极飞和大疆在中国的农业无人机市场上平分秋色,一边竞争,一边推动著行业的高速迭代。

初企专注农业赛道 3000亩棉田两人管

而除了农业无人机,极飞亦发展出了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遥感无人机、农业物联网、智慧农业系统(见表),转型成为一间农业科技公司。极飞在新疆尉犁县有一片3000亩的棉田,用全套智能化设备生产试验,只要两名「90后」员工照管。

他们利用土壤监测仪获知棉花播种日期,使用装配农机自驾仪的播种机播种,运用基于人工智能对遥感无人机拍摄的棉田地图分析,了解缺苗、病虫害区域,农业物联设备还能实时监测棉田的图像、气象和土壤数据。去年,这片「超级棉田」每亩地的产量达到了420公斤,远超高标准棉田平均亩产量300公斤的标准。

减省劳力属初阶 愿景不再看天吃饭

像这种藉助无人机、探测仪、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管理的自动棉田,极飞复制到了广州黄埔,种起了水稻。300亩稻田,从播种到收获,几乎「无人下地」,单人一部手机可搞掂。2022年晚造亩产为450公斤,2023年早造达到亩产514公斤,与人工精心照护的稻田产量相若,但成本下降逾一成。

无人智慧农场前景备受各界期待,不过目前来说,尽管节省了人力,仍不足以保证收成,「靠天吃饭」是制约项。杜红辉提到,与客户签合同时不会担保收成,「我们只做本职工作,按合约分量把药打均匀、种撒均匀、肥撒均匀。其他的事情,你自己每一步都要顾好,也得看天。」

从事农业技术谘询的游昊程和林子铃,当天亦在极飞稻田观看智能水肥演示。两名来自广东的年轻人,毕业后和朋友创立「乐活(广州)生态环境科技」公司,帮助政府和农户探索可持续的农业技术转型。他们眼中智慧农业的图景,不光是省去了多少人力,还包括一个更加先进的「大脑」,令农业不再「看天吃饭」。

「现在智能化的部分是替代那些繁琐重复的人工,这是非常基础的第一步。譬如智能水肥系统,它更多是一个开关,『你摁我就开』,要加多少水、什么时候加是你自己的事。我觉得智能化更多的时候,要判断明天会不会下雨、今年会不会霜冻,有更多思考的部分。」游昊程说,他们认为,未来的智能化应具备考虑如何适应气候、尽量丰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