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mingpaocanada.com/tor/ftp/News/20250210/_10EB1.jpg)
DeepSeek有如近日中国股市的当红炸子鸡,连带AI概念股亦再次成为市场焦点,若AI再配合航天概念,有无前景?来自成都的国星宇航,从事商业卫星建设,其愿景是构建天地一体化AI基础设施,为全球范围稳定提供广泛覆盖、低成本、低门槛的商业化星基解决方案与天基智算服务。撰文 旻晞
上月底国星宇航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国泰君安国际为独家保荐人。按2023年收入计,中国从事卫星相关业务的前十大民营商业航太企业,占从事卫星相关业务的所有民营商业航太企业总收入的约49.4%,其中国星宇航排名第八,市场份额为1.9%。若按能管理卫星研制、发射、运营及应用完整卫星产业价值链的民营商业航天企业计算,内地不足20家,而国星宇航便是这二十分之一,按2023年收入计排名第二。
AI+航天,顾名思义便是将AI应用技术结合卫星研制技术,使其方案配置于太空环境。国星宇航的愿景相当宏大,甚至已规划了路线图,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成立至2022年,这阶段主要致力于自主研发AI有效载荷,验证在太空复杂工作环境下的星上AI技术应用能力,收集大量的卫星遥感数据;第二阶段由2023年至2027年,也是说目前,基于AI应用卫星和市场验证,推动卫星遥感数据从传统的二维卫星遥感数据演变为更先进的三维解决方案,大幅提升其星基解决方案的深度和范围。去年集团成功发射了首薇`I卫星XSD-15,可算是为此阶段奠定发展基础,即在卫星轨道验证运行AI大模型。
星基解决方案成主要收入来源
至于第三阶段,即2028年起,预期完成运营覆盖全球的天地一体化AI基础设施,并基于此提供商业化星基解决方案与天基智算服务。有关基础旨在实现天基AI卫星算力网与地面算力网的互联互通。不过时间既然是2028年打后,即何时实现仍是未知数。
例如按集团积极推进的「星算计划」,旨在建设由2800薇`I智自星组成的天基算力网。虽则该2800薇`I智算卫星的轨道及频谱已通过国际电讯联盟的审批及公示,但直至目前为止,集团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了6颗传统遥感卫星及1薇`I应用卫星;亦自主开发了6薇`I有效载荷、4薇`I应用卫星及4薇`I智算卫星,与2800薇`I卫星的目标之距离,仍尚待努力。
国星宇航目前业务分两大类:星基解决方案,以及卫星及相关服务。星基解决方案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及AI算法,并借由空间及地面基础设施提供支持,从其自营卫星,或出售予客户的卫星或第三方数据提供商取得卫星遥感数据,以转化为高精度的三维数字模型,以广泛应用多种场景,如数字城市应用、城市治理、文旅、体育甚至游戏应用等各行业。
至于卫星及相关服便是根据客户要求研制及销售订制卫星,包括传统的遥感卫星及AI应用、智算卫星。往绩期间,集团主要收入来源来自星基解决方案,2022年及2023年及去年首三季收入占比分别达58%、90.7%及81.5%;且毛利率亦相对稳定,去年首三季更创出往绩期新高的31.4%;一改过去两年不足20%的情况;不过其卫星及相关服务盈收则相当波动,除2022年外,2023年及去年首三季均录得毛损,主要受到向客户出售卫星产生较高生产成本影响,此乃由于集团处于获取客户的早期阶段,尤其是其卫星及相关服务的销售成本相对较高。
面对客户高度集中风险
事实上,国星宇航于整个卫星产业链位居中游,上游包括火箭发射供应方、地面站网服务及各标准模块及机械、电子化工服务供应商;下游则是卫星购买方,以及卫星数据或算力购买方。
从产业链结构可得出结论是,国星宇航的客户群在数量上不会太多,至少笔者便没有计划买一个卫星。于是乎造成国星宇航需面对客户高度集中风险,去年首三季其五大客户及最大客户占收入分别高达92.7%%及73%。
不过,国星宇航最大的营运风险仍是成立至今仍未能扭亏,现金流处于持续流出局面。
集团指净亏损主要源于仍处于早期爬坡阶段,既要大量研发,亦须透过具竞争力的薪酬以留住专才,相关早期阶段的投资虽然对长期增长实属必要,然而却延迟了其实现AI卫星经济效益及充分发挥批量化制造预期带来规模经济的能力。在往绩期间,单是行政开支便完全蚕食了集团所有毛利(见表)。
成立至今仍亏损 现金流持续流出
集团指要达致盈利,先要寄望客户基础扩大及项目价值增加;透过改善制造流程及使用工业级元件达致成本效益,以及批量化制造带来规模效益,最后还冀望火箭市场竞争加剧及发射技术进步降低卫星发射成本。简单而言,自己能做的,便是做大盘生意以达至规模效益,至于供应商能否降价便非集团能控制。
既然长期亏损、现金流持续流出,集团唯有多次融资。成立以来,国星宇航曾作9次融资,值得留意的是,2019年至2020年A+轮融资当中,首次引入「新世界策略」作为股东。新世界策略(「新策略)属新世界发展(0017)旗下公司,新世界便是透过新策略持有新世界百货(0825)权益。根据2010年一篇有关新世界百货的新闻资料指出,其时新策略由郑志刚担任董事总经理,并形容新策略积极投资于零售行业,包括入股人和商业(见注)成为第二大股东。
不过当国星宇航于2020年7月刚完成A+轮融资后不足半年,即同年的12月,新策略便将其0.53%持股悉数转让予北京正源策略,对价500万元。若按A+轮完成时国星宇航估值9.38亿元计算,估计新策略入股成本约497万元,即最多持货1年多时间(A+轮融资协议始于2019年10月),新策略便赚了3万元或0.6%回报!顺带一提,去年底国星宇航完成最后一轮融资时估值为65.38亿元,为A+轮融资完成时的近7倍。
(注:人和商业2008年在港挂牌,及后经营情况愈差,2019年改称「中国地利」,至去年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