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热搜:大湾区9+2城去年GDP增5.1% 多市消费近零增长 外贸强劲支撑(组图)

发布 : 2025-2-19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明报专讯】大湾区9+2城市陆续公布去年经济情?,估算去年湾区11城GDP按年增逾5%至14.7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内地9市当中,深圳以3.68万亿元居首,广州以3.1万亿元次之,另外两座「万亿城市」佛山和东莞随后(见表1)。但从主要经济构成部分的表现来看,去年大湾区内需消费增长乏力,主要依赖部分城市较佳的工业及外贸表现支撑。

明报记者 陈子凌

按湾区内地9市已公布数据,以及香港和澳门估算数值之下,去年大湾区GDP达到14.77万亿元,较2023年的14.05万亿元增5.1%,增幅亦较2023年的3.2%扩大。

港去年私人消费跌0.6%

虽然GDP增加,但去年大湾区城市内需疲弱,综观内地9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仅惠州、肇庆及深圳有1%至2%以上增幅,其馀城市去年消费增长都不多于1%。值得留意是,虽然深圳、中山、珠海去年受惠于港人北上消费,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只有1.1%、0.5%和0.2%,换言之扣除港人消费部分,本土消费力并不强劲;广州去年消费亦几乎零增长(见表2)。另外,据香港政府统计?x??前公布去年经济预估情?,本港去年私人消费开支也按年下跌0.6%。

深圳外贸增16% 佛山独跌16%

与内需承压相对,去年大湾区多数城市外贸表现不俗,深圳市去年进出口额达到4.5万亿元,按年增16.4%,无论总额及增幅均居全国之首(见另稿),惠州、中山及江门也录双位数增幅。香港情?也相近,去年货物出口及进口总额分别录得4.7%及2.3%升幅。

不过,作为外贸重地的东莞与佛山呈现两极化,东莞去年外贸增8.3%,摆脱2022及2023年持续两年负增长情?,进出口见强劲复苏;相反,佛山市外贸继2023年跌10.4%后,去年跌幅进一步扩大至16.2%,是内地9市中唯一外贸负增长城市。佛山外贸失速主要问题在于出口,去年该市进口增长3%,但出口大跌20.5%,且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下跌9%,家具下跌21%,陶瓷产品下跌29%,塑料制品下跌43%,灯具、照明装置及零件下跌51%,均是佛山主要的工业产业。广州的外贸也转弱,去年仅升3%,但主要由于进口跌4%拖累,出口仍有7.8%增长。

东莞高技术电子产品产量?

工业方面,外贸表现理想的城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都有较佳增速,例如深圳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9.7%,其中主要高技术产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电子元件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5.8%、31.8%、21.3%。惠州、珠海、东莞也有9.7%、9%及6.9%增幅,惠州的石化能源新材料行业增长17.9%,其中石化产业增长22.2%、能源产业增长14.3%;而东莞去年高技术电子产品产量则呈现快速增长,智能手表、路由器、充电桩、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分别增长61.5%、46.8%、41.1%、35.8%、21.7%,显示该市制造业的高新科技升级转型成果。

另一边厢,广州去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年减少3%,跌幅是湾区城市最大,主要原因是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制造业产量大减,去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按年下跌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