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减巴士增专道 盼解「电鸡围城」(组图)

发布 : 2025-4-06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广州于海珠区设置的一处混行车道,以红色水马与其他车道分隔。(网上图片)



广州拟减少共享单车数量,以腾出空间予「电鸡」。(资料图片)


电动单车(俗称「电鸡」)泛滥成患,该禁该宽一直多有争论,广州早前接二连三调整市内公共交通布局,包括在多条道路增设或加阔非机动车行车线,同时裁切巴士线路、减少共享单车数量,被指是向电鸡「让路」。电动单车问题亦被写入广州市今年的工作报告,但从市长孙志洋要让电鸡「有路走、有地停、有电充」的表态看,政府并无大刀阔斧削减市内逾600万电鸡大军之意。

孙志洋于2月广州市两会指出,当前广州交通拥堵问题突出,电鸡「乱象尚未根治」,今年除将继续加强执法,还将改善非机动车道设置、集中充电点和停放场所,让电鸡「有路走、有地停、有电充」,当中包括扩建行车线及设置防护栏,更将电鸡问题列入今年「十件民生实事」计划。广州市政协委员李遂萍认为,电鸡通行路段受限,部分道路没有非机动车道、缺乏非机动车信号灯,或致汽车道路被占用的问题,易生交通事故,故要重新分配路权。

广州交警日前宣布,于荔湾、海珠、天河、白云4处路段增设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车道。混行车道以红色水马分隔,既防止电鸡穿梭其他行车线,亦防止私家车违泊于路边影响电鸡行驶,以期疏导车流。

削共享单车 明言因电鸡增长迅猛

除了改路,广州市交通局早前就市内共享单车投放总量做最新评估并谘询公众,提出2025至2028年减少全市共享单车数量,从现行的45万至65万辆下降至30万至48万辆,并明言削减原因正是电鸡上牌数量「迅猛」,占用愈来愈多道路及停车空间之馀亦愈来愈多市民已改用。但这提议被常用共享单车的市民质疑「斩脚趾避沙虫」。

BRT客减 网民倡车道变「鸡RT」

另一方面,公共交通也因电鸡而调整。市交通局另一份谘询文件提到,广州市快速公交系统(BRT)的多条线路因与地铁重叠或客流量低,拟取消、合并或调整停车站。始建于2008年的广州BRT全长22.9公里,当年引起「亚运会形象工程」的争议,认为在已挤塞的马路再划出巴士专用线会令拥堵恶化。不过2010年通车后,车辆通行速度比过往提高而获市民最终认可。当年最高峰时BRT每日客量可达96万人次,平均每10秒通过一辆巴士,成为世界第二大运力及亚洲最繁忙的BRT系统。但去年BRT日均客流量已跌至26.62万人次,仅占市区公交客运量10.78%,原因除跟地铁有关,也受市民改开「电鸡」影响。有网民亦调侃,应将BRT车道让给「电鸡」变成「鸡RT」,既利用闲置资源,又防止「电鸡」与私家车争路。

其实「电鸡」问题非广州独有,深圳等其他广东省城市也面对「电鸡」管治难题。2月底,广东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制定《广东省2025「隐患排查治理年」行动方案》,省政府拟今年推动建立电动自行车规章制度,并透过非机动车道建设、AI智能劝导等措施,系统治理电鸡管理难题。

明报记者 林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