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吧长谈》西班牙文版封面。(网上图片)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享誉拉丁美洲文坛的秘鲁著名作家及诗人略萨(Mario Vargas Llosa)周日(13日)在首都利马离世,享年89岁。略萨与著有《百年孤寂》的马奎斯等区内作家领军1960到1970年代拉美文学「爆炸」时期。秘鲁总统博卢阿特致哀时形容略萨是秘鲁史上最杰出人物。
略萨的长子阿尔瓦罗及另外两名子女在社交平台X宣布,父亲在亲友和部分读者陪伴下安详离世。家人表示按略萨遗愿,将不举办公开悼念活动,其遗体将火化。
诺奖评审:描权力结构 诠个人抗争
秘鲁中产家庭出身的略萨曾被送往军校读书,后在利马及西班牙马德里修读文学及法律,大学毕业后移居法国,在法新社和法国国营电台任职记者,1963年发表首部长篇小说《城市与狗》(La Ciudad y Los Perros)一炮而红,往后发表《酒吧长谈》(Conversaciun en La Catedral,1969)、《世界末日之战》(La guerra del fin del mundo,1981)和《公羊的节日》(La fiesta del chivo,2000)等,堪称著作等身。
其作品跨越多种文类,在小说、戏剧和散文作品从各种视角讲述故事,尝试不同形式叙事。其作品常探讨领导者与其臣民之间令人不安的关系,并以对社会现实的细腻描绘而获誉。略萨获诺奖时,评审委员会赞扬他「对权力结构的描绘,及诠释个人抗争、反叛与挫折的鲜明意象」,形容其作品「结构复杂,包罗不同角度、不同声音以至不同时地」。
政治观由左转右 曾选总统落败
略萨在大学年代思想左倾,但随年纪渐长而转右,不满21世纪初拉美左翼政府相继冒起的「粉红浪潮」。略萨1976年一拳打在马奎斯脸上后,二人绝交多年至2007年才和好,后来他指肇因是二人对在拉美左翼有重要地位的古巴及其已故领袖卡斯特罗的看法迥异。略萨1990年曾竞选总统,称要拯救国家「免于经济混乱和马克思主义暴动」,但爆冷不敌日裔的藤森,后移居西班牙,去年搬回利马度过馀生。他几年前指2019新冠病毒源自中国,遭北京抨击和封杀。(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