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北京的苹果门市。《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称,苹果将提高今秋推出的新iPhone系列价格,以维持利润,但将尽量避免将加价归咎于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徵关税,以免引起政治争议。(法新社)
《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称,苹果考虑以新增功能及超薄机身设计为由,提高今秋推出的新iPhone系列价格,尽量避免将加价归咎于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徵关税,即使苹果多数设备仍在中国组装。虽然中美两国周一同意暂缓向对方徵收大部分关税,但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第二任期之初对中国商品徵收的20%「芬太尼关税」,仍将适用于智能手机等产品。不过中珀碢税战降温,意味苹果在中国以外急于扩张产能的压力可暂时缓和。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表示,在中美同意暂停大部分关税后,已跟苹果行政总裁库克通电话,「我认为他会提高投资金额」。苹果2月宣布,计划未来4年在美国支出和投资超过5000亿美元,以支持一系列专注于AI及半导体的项目。
特朗普昨表示,库克将在美国为苹果建造大量工厂,「我们对此充满期待」。
中美贸易战威胁到苹果的供应链。为抵消关税的影响,苹果已尽量将进口美国的产品转移印度生产。
不过熟悉苹果供应链的人士表示,苹果最赚钱的高端手机,例如Pro和Pro Max型号,迄今仍然由中国工厂承担大部分生产。虽然印度工厂有能力生产Pro型号,但印度的基础设施和技术能力,尚不足以支持中国目前能够实现的大规模生产。富瑞(Jefferies)估计,苹果去年在美国销售约6500万部iPhone当中,约有3600万至3900万部是Pro或Pro Max型号。
熟悉供应链的人士指出,苹果不能仅透过向供应商压价,来抵消中国关税的成本,这意味除非能够提高价格,否则其利润率可能会受到挤压。不过苹果高层不想将加价归咎于关税。亚马逊上月传出,可能会为其销售的商品标注关税成本,被白宫抨击为敌对政治行为。亚马逊随即澄清,这想法「从未获得批准,也不会发生」。这促使苹果寻求「损害最低的选项」,就是提高新iPhone价格,以维持利润,并寻找关税以外的理由,来解释加价的原因。
按照惯例,苹果将于今秋推出新一代iPhone 17系列。据称,今秋的产品阵容,将包括一款更薄的机型,以取代目前的iPhone 16 Plus,后者目前在美国的零售价为899美元起(香港零售价由7699港元起)。苹果此前预计,关税政策将导致4至6月季度的成本额外增加9亿美元,之后相关成本仍会增加更多。
参与供应链规划的人士表示,审慎的做法,是假设美国对智能手机在内的中国商品所徵收的关税,最终会高于印度和越南。这也是苹果加快印度生产的原因。
(华尔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