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谈需时 关税料不会再上调

发布 : 2025-6-30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美国总统特朗普大规模对贸易伙伴徵收关税,对中国以至全球经济带来新冲击。中美上月达成协议,美国对华额外新增关税降至30%,暂缓期至8月中届满。渣打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丁爽认为,中美要达成协议相当复杂,贸易不平衡本身已难解决,加上美国科技限制等议题,谈判需时。内地有稀土作谈判筹码,关税料不会再上调,预计现行关税水平将持续至今年底前。

下半年出口增速或明显降

内地首5个月出口额按年增长6%,丁爽指由于有提前出口因素,下半年增速将明显下降。他又认为即使没有关税,出口仍受相当多因素影响。其他地区现时只被美国徵收一成关税,内地货品可在第三地组装、加工转运至美国。若美国亦上调第三地关税,或在谈判时要求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将减低中国向第三地出口中间品的动力。

自产商品替代进口利贸易顺差

不过丁爽认为,关税对中国出口货品竞争力的影响将渐渐减弱,内地物价上升低于贸易伙伴,即使人民币汇率不变,中国货品会逐渐较当地本地货品便宜。另外,内地自产货品,较外国进口产品物美价廉,政府亦推动出口商将货品内销,以自产商品替代进口产品,亦会有利本地工业生产和贸易顺差。今年市场焦点较少放在货币政策,5月人行减0.1厘和降准0.5个百分点,惟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增速低于预期,企业和居民贷款新增贷款均按年下跌。

不过丁爽指出,需要考虑内地以低息地方政府债,将高息的地方融资平台银行贷款置换的影响。撇除上述因素,至5月底人民币贷款馀额按年增长8%,认为贷款增速并不算慢。

展望下半年,丁爽指内地减息制约较多,今年首季末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至1.43厘,进一步低于1.8厘的警戒线,影响银行盈利和资金充足率,今年政府已通过特别国债向国有大行注入资本金,预料只会在第四季再减息0.1厘。人行为发行国债需保持市场流动性,或会加大货币政策工具投放,如买断式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再贷款、公开市场买入国债等,惟料今年不会再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