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吁振消费 为迈中等发达国除障(图)

发布 : 2025-11-19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论坛「中国新发展规划的全球意义」单元由港大首席副校长王于渐(台上左一)主持,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蔡昉(左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左三)等人先后发言。(陈灏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昨(18日)在香港一个论坛上呼吁,中国当局应制定政策提振消费,争取在「十五五」期间(2026至2030年)将居民消费占GDP比例每年提升至少一个百分点。同场的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蔡昉表示,消费不足是阻碍中国迈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门槛之一,目前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不足40%,离60%的目标仍有相当差距。

消费社保股市协同增长

居民消费率要实现「赶超」

「中国经济运行与政策」国际论坛2025昨于政府总部举行,蔡昉发言时表示,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涉及居民消费的部分单独列出来,「非常难得、非常正确」。蔡表示,根据生产要素测算,中国从现在到2035年仍可维持4.4%到4.8%的增速,足以成为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的中等发达国家,但最终能否实现受需求影响,其中消费需求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一部分。

刘世锦和蔡昉均认同,要通过提高社会福利保障、减少贫富差距来刺激消费。蔡通过研究发现,内地社会保障体系的「现付现收」制度叠加人口老龄化,令中老年人因为养老、赡养子女等压力,消费意愿、消费能力不足。刘世锦表示,要让农民的退休金逐步向城镇居民靠拢,建议让国有资产进入社保基金、社保基金进入股市,令消费、社保、股市协同增长。

蔡昉强调,不要过度担忧社保基金缺口,陷入所谓的「精算恐慌」;近年「灵活就业」人口增加,这些劳动者收入不稳、权益无法保障、社保覆盖率低,应著眼提高就业的正规化程度。他还认为,GDP赶超中等发达国家的同时,必须让居民消费率(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实现赶超。

推动人币自由兑换 支付进口货促外流

曾任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刘世锦,昨还提及人民币国际化改革,建议逐步推动人民币汇率和兑换自由程度提高。刘表示,可以通过用人民币支付国外进口商品服务的方式让人民币外流,释放中国超过1万亿美元的贸易顺差,让离岸人民币从目前1万亿的规模增加到8万亿以上。刘表示,「十五五」以后,建设制造强国、消费强国、金融强国相互匹配,支持中国走向高收入社会、中等发达国家。

论坛由港府特首政策组、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香港中国学术研究院联合主办,行政长官李家超、中国社科院秘书长赵志敏昨天上午在开幕环节致辞。

明报记者 陈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