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认同早前顾公众利益 彭鸿昌质疑舆论下撤回

发布 : 2025-11-23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明报专讯】医委会主席邓惠琼昨宣布研讯小组撤回永久搁置脑瘫婴案研讯的决定,称会尽快重启研讯。一直协助投诉人黎氏夫妇的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彭鸿昌形容是「拨乱反正」,惟不认同邓称早前决定搁置时医委会已考虑公众利益,认为即使有,比重亦不及公众期望。他质疑医委会今次是在舆论压力下才收回决定,长远医委会需改革,确保之后个案研讯公平公义。

医委主席:非声音大小问题

邓惠琼昨在研讯后被问是否因今次「社会声音大」才覆核并决定重启研讯,一些「声音较小」的个案要怎么争取。邓回应称不是声音大小问题,强调今次是医委会亦认同有需要覆核。

彭鸿昌说翻阅过医委会早前宣布搁置研讯的判辞,当中未提及公众利益,昨日判辞中则有提及公众利益元素,相信若早前研讯以同一比重考虑公众利益,决定或不一样。

对于政府称将修订《医生注册条例》强化医委会公众问责, 彭称相信修例应针对改善调查、研讯及量刑的机制有否不公,举例英国医委会的研讯小组中医生仅占三分之一,或更能确保裁决兼顾公众利益,现时香港医委会研讯小组中医生占比较多,或致裁决侧重医生利益。至于修例应否设问责制,彭称相信要问责的应是行政人员,例如由卫生署管辖的医委会秘书处。

林志釉倡设机制允委员介入

身兼医委会委员的病人政策连线主席林志釉称不评论医委会主席的决定,而医委会秘书?x??仍未能向公众解释研讯拖延多年原因,认为医委会应制定措施挽回公众信心,举例若有投诉个案处理长达3年,应安排特别会议让医委会委员参与监控,并设清晰时间表,避免因秘书处行政失当而引致不公。他说,一般不认罪的投诉个案均需处理逾3年,如有机制让委员适当介入,「不会摆在秘书处而医委会无人睇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