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义务植树 京推网路捐款尽责(组图)

发布 : 2018-3-13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3月12日植树节,两岸各界妇女代表在福州共植「海峡巾帼林」。(中新社)



贵阳民众扫码准备透过线上捐款植树。(CFP)


【明报专讯】昨天是植树节,北京今年全市不但计划要种100万株树、育苗1100万株,没时间种树的北京市民,也必须「网路尽责」,只要捐款60元(人民币,下同)就算尽到了今年种树的责任。北京市也力争在每个有条件的区分别建设「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兼具科普展示和休闲旅游等多种功能。

虽然3月12日是中国植树节,但由于北京地处北方,气候偏寒,为了适时植树,提高成活率,北京市把每年4月的第一个周末定为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日。

每年3月下旬到4月下旬是北京植树的黄金时节,截至2017年,参与首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总人数已达9688.8万人次,义务植树已完成2亿馀株。

共有8类尽责形式

全民义务植树共有8类尽责形式,包括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自然保护、认种认养、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和其他形式。为满足市民及团体参加义务植树、认养林木绿地的需求,每年都会推出接待点。例如,去年共青林场、六合庄林场、京西林场、八达岭林场等地设置了21处接待点,市民可以去现场参加修枝、涂白、除草等抚育劳动,以履行自己的植树义务。

今年这项工作仍在加紧准备当中,筹备完成后将透过首都全民义务植树网向公众公布。在树种的选择上,按照相关技术规范,主要选择长寿、抗逆、景观效果好的乡土树种,并将加强树木养护管理,确保林木成活成林。

除了「实体尽责」,今年北京市将依托首都全民义务植树网推广「网路尽责」形式。按照规定,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捐款20元算完成一株植树任务。首都地区适龄公民(男11岁至60岁、女11岁至55岁)捐款60元(折算植树3株)算作完成年度义务植树尽责任务,可获得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颁发的「年度电子义务植树尽责证书」。

建互联网+植树基地

为结合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北京市今年起力争在每个有条件的区建成一处区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

首个基地计画建在房山区张坊镇南白岱村,基地内三面环山,总面积64万平方公尺,设有尽责抚育区、团体种植体验区等,不但具有种树和教育实质功能,且透过大家努力建设出的绿地,未来也将成为新的旅游休闲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