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主持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著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金融需求。(央视截图)
【明报专讯】中共中央政治局周二(1月31日)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国际竞争战略提出多点要求,包括要使中国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全球领跑者,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动重点产业在国内外有序转移,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的话语权。
央视「新闻联播」昨披露,这次集体学习由中央政治局成员自学并交流工作体会,北京市委书记尹力、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以及料将担任副总理的刘国中、何立峰、张国清,结合地方和分管领域的工作发言。财政部、商务部、工信部等相关部委负责人也列席。
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讲话。他强调要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坚决贯彻落实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尽快形成完整内需体系,著力扩大「有收入支撑的消费需求、有合理回报的投资需求、有本金和债务约束的金融需求」;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使居民「有稳定收入能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消费环境优获得感强愿消费」。习指出,要适度超前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持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
除了重点推动消费和投资促进经济,对于高科技领域,习近平要求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使我国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全球领跑者,在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力争尽早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习近平说,要继续把发展经济的著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以及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同时,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重点产业在国内外有序转移,支持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促进内外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习近平表示,要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国内大循环的覆盖面。充分发挥乡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莴婩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城乡经济联系,畅通城乡经济循环。
「防止各地搞自我小循环,打消区域壁垒,真正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习近平重申要畅通国内大循环,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
对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习近平要求稳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增强在国际大循环中的话语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谈判,推动形成开放、多元、稳定的世界经济秩序,为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循环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