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时代的《滞留生》

发布 : 2024-3-29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古有「毕业生」、香港有「失业生」,今有「滞留生」……

文˙家明

《滞留生》(The Holdovers),美国导演亚历山大比恩的新作。比恩几年才一出,往往例不虚发。过往他多数自编自导,与另一编剧Jim Taylor合作无间。这次不同,比恩拍David Hemingson的剧本,自己没署名合编。Hemingson编电视经验丰富,今首度写剧情长片,亦出任监制。维基资料说,《滞留生》原初的意念来自比恩,是他邀请Hemingson去编剧的。无巧不成话,《滞留生》与上周谈的《周处除三害》,面世后同样惹来涉嫌剽窃的争议。

《滞留生》的香港戏名跟从台湾的直译,这有点奇怪。因「滞留生」骤看不明所以,看完影片始知是关于老师与学生的。换作从前,香港发行商多数会把影片称为什么「化雨」、「骄阳」、「春风」或「桃李」之类(呵呵,叫「春风滞留」好不好?),以便观众望文生义,吸引他们进场。或许时代真的不同了……

所谓「滞留生」,指美国寄宿学校,每逢过时过节人人回家团聚,一些学生因个别原因需要在校园继续留宿。《溜留生》故事时间设定在1970年年底,阔别动荡的前十年,新纪元(七十年代)已经来临了。地点为美国东北新英伦,一家叫Barton学院的寄宿男校。影片主角,是一流演员Paul Giamatti演的Paul Hunham。Paul Hunham看上去有五十多岁吧?他当年于Barton毕业,回母校执教也好多年了。Paul是个教历史科的阿sir,学养虽好,却予人食古不化感觉。他有「射哩眼」(斜视),学生背里都叫他花名Walleye。

圣诞及新年的两周寒假在即,Barton上上下下准备回家或渡假去。偏偏五名学生无家可归,滞留学校,Paul受命看管他们。他的教书同事庆幸躲避了这份苦差,有人甚至不惜把老母的健康作为托词,真是「为人师表」的大好示范。五个滞留生来自不同的级别,有senior与junior。Junior的较天真无邪,senior的则叛逆难驯。其中一名叫Angus Tully(Dominic Sessa)的senior学生,潜质似乎不错,但眼神充满恼恨。他满心期待回家,惟片初与母亲一通电话粉碎了期望。被逼留校,他的脾气更坏了。

跟Paul及五名滞留生一起留守冷清校园的,还有食堂的负责人Mary Lamb(Da'Vine Joy Randolph),她负责提供各人的膳食。Mary是那种为机构默默付出、不起眼的小人物。碍于阶级与种族的偏见(她是个黑人女子),Barton的学生还会把她当成下人。Mary也有自己故事的,慢慢看下去,我们知道她原来有丧子之痛。人脱离不了时代,她的不幸与美国当时的政局息息相关。虽有悲惨过去,可Mary性格讨好。在食古不化的Paul与桀敖难驯的学生之间,Mary有时扮演了很重要的中和角色。

谁才是「滞留生」呢?原名为众数的。表面看,「滞留生」准是指五个不得回家的寄宿男生了;再看又似乎不是。全片下来,最少包括了三类人:

学生Angus Tully

「一蟹不如一蟹」是为人师表常见又便宜的结论。《滞留生》的开首,Barton某些学生的确给人这种印象。Paul在历史课上发还期末考卷,男生个个成绩差劲。考卷封面上,他们的字体潦草又难看,有些人连科目的名称都搞错。一众同学中,Angus Tully的成绩最好,有B+。假期快到来,大家无心向学了,偏偏阿sir多么不识趣,竟准备开始教授新一章。班房里怨声载道。

《滞留生》此时安插了尖刻的剪接。画面一转,拍教堂聚会一角。那边厢课堂上,一众乳臭未乾小子,无心向学。这边厢映衬的,赫然是前人「为国捐躯」的垂范——教堂内一面墙纪念战争阵亡的校友。基石上,刻有在一战或二战死去校友的名字。还有一个黑人军人的遗照,卒年标示为1970年。显然,他是在越南牺牲的。后来我们发现,他就是Mary的儿子。时为七十年代,历史悠久的Barton学院,足以见证二十世纪的三场战事中,多少毕业生「爱国」的最后命运。

Paul面对眼前的学生,肯定也有「今非昔比」的慨叹吧?一来他的学问真好,本来已是大学教授的材料。二来他执教鞭时间够长,多少会感到每下愈?。看他片初那副带点犬儒的德性,学生考试的成绩再差,他早已见怪不怪了,不损他情绪的分毫。他受校长委托,寒假期间留校照顾五名滞留生,心不甘情不愿的。五个学生同样为难,他们也绝不欢喜这个不近人情的历史阿sir。因为校园局部关闭暖气,师生几人还得窝居在同一栋宿舍里头。

寒假来到第六天,突然一辆直升机伏伏伏的不请自来,空降到校园白茫茫的雪地上。某个滞留学生的富爸爸心血来潮,要载几名同学一起渡假去,所有人欢天喜地。唯独Angus的家长联络不上,他只好继续与Paul及Mary等留校。

《滞留生》片长一百三十分钟,「第一幕」(首四十多分钟)过后,馀下Paul与Angus这对师生面面相觑。编剧、导演为两个人营造出不少处境,有时在校园,有时在路上,有喜亦有哀。时间足以?淡一切,不难想像,两个人渐渐化解矛盾、互相了解。Angus的年少愤恨,背里固然有因果。Rebel with a cause——这句话老掉牙但恒古不变;少年的成长、性格养成,家庭因素太关键。有机会见到Augus的父母,就多少体会他躁动不安的由来了。演员Dominic Sessa发挥出色,竟然才是第一次演电影!

Angus的脾性本来就不坏,只是一直没有被好好照料而已。《滞留生》一如香港的《年少日记》,同样暗示,孩子本来都不错,不堪的其实是成年人。

老师Paul Hunham

「滞留生」也包括Paul sir。而且不仅仅是字面上这次寒假的滞留,他足足「滞留」在Barton学院大半生。他当年在此毕业,回来任教多年。对白提到,他虽然熟读历史、向往文明古国,却没多少外游经验;平时甚至不怎样离开校园范围。他年过半百无人无物,父母作古(他与先父同样有段解不开的仇怨)。他没有家庭、妻儿。他是个有分量的教师,但从不刻意讨人欢心,学生与同事背里都爱调侃他。

时移世易,「办教育」在影片的七十年代,看来也不怎样谈理想了。Barton学院的校长Woodrup博士(Andrew Garman),是Paul最初出来教书的学生,今天反过来成了他的上司。Woodrup埋怨Paul给分太严、太讲原则,为此曾得失了荣誉校友、向学校捐钱的「善长人翁」。资本主义国度,人人都有价目、凡事皆可变卖。学问没有给学者换来更大的自信。套在现实情景,我猜我们社会的教育工作者,大部分人会像戏里的校长,在官府、权贵与巨贾跟前,即使不唯唯诺诺,也大概不敢造次。能像Paul如此从容自在的,恐怕少之又少。

学院逾百年以来作育英才,本来应有充足的信心。绅士名流、达官贵人倒头来只是时代的过客;学院的legacy与信念长存,不值得随随便便跟红顶白、阿谀奉承。《滞留生》Barton学院的校园,四周挂有一众先贤的肖像,所有人包括校长也许早已不当一回事。只有Paul把先贤办学的座右铭铭记于心:「要教养出品德纯良的年轻人。」

Paul不是完人,他本身也有中年的隐衷。他寄情教学与学术,你说他有没感情生活的遐想?学院一个女同事Crane小姐(Carrie Preston)对他分外殷勤,是向他示爱么?Paul像个「古人」,平常只听古典音乐,连心情轻快时哼的都是华格纳。好在他有颗仁慈的心,因为寒假滞留,有机会与饭堂的Mary攀谈,才稍稍开启了他对电视世界的认知。Paul嗜杯中物,未算有酗酒的问题。《滞留生》有瓶佳酿,微妙地贯串了片首与片尾,突显出表面上食古不化Paul sir的调皮一面。

事实上,Paul平时正经八百的,必要时可以无比尖刻,甚至会做出一些无伤大雅的顽皮事。比如戏里师生有段时间去到波士顿,Paul人急智生的编了个谎话。那与他成长一件委屈的遭遇有关。正因为寒假滞留,被迫的朝夕相对,学生Angus与我们,瞥见了Paul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不过毫无疑问Paul是个好老师。戏里他分享读历史的重要之处,实在真知灼见。他同时也教学相长呢,与Angus相处一段日子,悟出了一些做人与教书的道理(以「性事」作引子讲历史),要适当的与时并进。跟无数「春风化雨」影片(《暴雨骄阳》、《骄阳似我》、《桃李满门》、《生命因你动听》)如出一辙,教师主角是个良师益友的典范,现实中恨不得能够相遇的人物。典范之外,其他人平平无奇。但平庸没问题,切勿变成像片末Paul口中批评的,「宾周癌人形物体」!

看Paul Giamatti演戏从来是一大乐事。这是他继二十年前《酒佬日记》(Sideways)后,第二度与导演比恩合作。不少观众看完《滞留生》,网上最热门的搜寻:Paul Giamatti真人是「射哩」么?为何我们从不知道?答案,请自行向Google大神打听。

电影人亚历山大比恩

Mary同样也「滞留」,滞留在儿子阵亡的悲痛当中。这一面,平时她绝不轻易流露于人前的。《滞留生》是塞翁失马的故事,角色最不情愿的处境,换来最意想不到的收获。很好玩,关于「滞留」、同样的雨雪纷飞,史提芬京构思出《闪灵》恐怖小说,人心的邪恶,被孤独与严寒慢慢的挤出来。《滞留生》的编剧Hemingson与导演比恩,却把那两个星期的寒假时空,想像成今天「虚拟世界」那样,参与者放下平时的身分、面目,慢慢浮现出内心的另一个真我。彼此忘却平日的利害瓜葛、尊卑隔阂,毫无顾忌的坦诚交流、互相慰藉。

导演亚历山大比恩,自然是戏外的另一位「滞留生」,他滞留于美国七十年代。

《滞留生》可以是今天发生的故事?应该可以。只是,若换上2020年代背景,学生用ChatGPT写论文、堂上人人滑手机、TikTok叫年轻一代的专注力大幅锐减(试问《滞留生》两小时能争取到几多teenage的观众?)……一切恐怕只令食古不化的Paul sir更气急败坏。而且,当今资讯无处不在、通讯无远弗届,七十年代桥段的好些矛盾,要成功营造更难(围困的苦闷、联络不上家长)。由此一对师生被迫面对面、共同经历的旅程,也无法开展了。

今天六十开外的比恩(生于1961年),眷恋成长的美好年代。比恩过去的隽永剧情片好像只拍当下,没想到有天他会像塔伦天奴或宾艾佛力(《Argo救参任务》)一样,向荷李活的老电影致敬一番。他不止拍旧时代,连电影的形式与味道也一并的仿古起来。《滞留生》片头用的是环球影片公司的陈年徽号,还特意做出Focus Features及Miramax的假旧徽号去陪衬。片首、片尾的配乐,刻意加入一些analogue信号的「爆豆」噪音。

关于影像,FILMMAKER网站文章值得一读(The "Film Look" and How The Holdovers Achieved it)。它描述比恩如何与摄影指导Eigil Bryld及调色师Joe Gawler,明明是数码拍摄的《滞留生》,以别出心裁的技法营造出像七十年代的底片效果。

比恩甚至不止形式上仿古,他一直指向七十年代(初)荷李活的破格、自由精神。他在一些访问提到,《滞留生》有受到侯亚士比(Hal Ashby)的作品影响。亚士比堪称美国影史奇葩,浪荡叛逆的左翼作风,拍出像《靓仔爱阿婆》(Harold and Maude)、《最后的任务》(The Last Detail)及《富贵逼人来》(Being There)等杰作。可恨他英年早逝,享年未及六十。他的戏好像很随意、态度玩世不恭的,不守荷李活的规章,偏偏大明星又乐以参演,拍出来好看也耐看。

活在过去有何问题?我们多少也是时代的「滞留生」。成长中最美妙的一段时空,给去芜存菁后,永远保留在回忆里。

七十年代贵为荷李活另一美好年代,太多令人折服的人与作品了。《滞留生》里头,师生Paul与Angus难得出城,到波士顿看电影,挑的正是阿瑟潘的名片《小人物》(Little Big Man)。Paul这个「古人」少浦戏院,难得看出西部片,历史学家职业病发作,席上禁不住颂扬《小》对原住民生活的描述精确。

此外,《滞留生》再后面一段戏,会不会令你想起《飞越疯人院》?那段戏之后,Angus有个长镜头的剖白。镜头先拍他的特写再zoom out,让演员一气呵成去演。老实说,大有《教父》首个镜头的味道。

Paul Hunham一角,大概是电影人给自己与观众的美好投射。一个属于七十年代,尽管平凡又怪咖,但有原则及个性,迎风而立,不结党结派、不理流言蜚语;有爱心、同理心,不随俗、不卖帐、不轻易妥协的小人物,叫人看?惭愧。坦白说,要一一做到,谈何容易?《滞留生》那种师生关系、once in a lifetime的共同体验,羡煞旁人。

我等凡夫俗子唯有一起共勉。为人师长、父母,不妨看看《滞留生》。

(*记于母校四十五周年校庆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