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2.0势继承拜登中俄朝伊轴心论(图)

发布 : 2025-1-21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纽约邮报》曾在头版制图,显示特朗普将加拿大、墨西哥湾、巴拿马运河及格陵兰划归美国,戏称这是「唐罗主义」(Donroe Doctrine),即把整个美洲划作美国势力范围的「门罗主义」(Monroe Doctrine)加上特朗普名字(Donald)的合体变奏,背后有对中俄的战略考虑。(网上图片)


过去几年,美国战略界出现愈来愈多有关中国、俄罗斯、朝鲜和伊朗联手缔结某种「轴心」(axis)的指控,来到美国换届交接阶段,拜登政府加强宣传有关说法,特朗普的国务卿人选鲁比奥也作出类似点评——尽管中国屡次强调「不结盟」立场和反对「阵营对抗」,但在俄罗斯锐意加强对朝伊关系下,美国战略界始终关注最关键的中俄关系走向。对美国来说,其一方向是离间中俄,而在特朗普回朝下,「联俄制中」的讨论再次浮现,惟在中俄未见明显裂痕下,专家对此并不看好。

拜登上月批准一份不对外公开的国家安全备忘,白宫指其旨在为下届政府提供对抗中俄朝伊加强合作的路线图。其驻外使节之后赶在卸任前把矛头指向中国,例如常有对华鹰派言论的驻日大使伊曼纽尔指控「专制者轴心」成员中国、伊朗和朝鲜采取行动支持俄军侵乌。

鲁比奥:中俄朝伊藉后冷战秩序抗美

特朗普团队也有类似说法。国务卿人选鲁比奥上周在参议院提名确认听证会的开场致辞上谈及全球秩序时,先炮轰中共企图「以美国为代价」盗取超级大国地位,其后指「在莫斯科、德黑兰和平壤」,独裁者播下混乱和不稳定的种子,然后躲在联合国安理会否决权和核战威胁背后。他质疑中俄朝伊的做法「导致后冷战秩序沦为对付我们(美国)的工具」。

事实上,许多即将随同特朗普就职的外交幕僚以往都有类似将中俄朝伊视为「轴心」的发言。新任乌俄问题总统特使凯洛格去年大选前在「最亲特智库」美国优先政策研究所(AFPI)的国安政策著作中点名中俄朝伊正发展出「反美强权轴心」。新任白宫国安顾问华尔兹去年炮轰拜登政府软弱时,形容中俄朝伊「邪恶轴心」的合作在拜登任内大幅增加。

金兴圭:华拒零和看世界

韩国亚洲大学美中政策研究所所长金兴圭向本报表示,拜登政府一开始就视世界为「基于价值观的民主制度与威权主义之间的战场」,特朗普新外交国安团队看来也延续这思维。

「邪恶轴心」一词在小布殊时代被发明时,已指涉伊朗和朝鲜,但当时意指「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如今类似的「轴心」描述已加入中俄,指控则变成推翻现有全球秩序。这些国家近年确有某程度上提升双边关系,尤其是侵乌陷窘的俄罗斯。

在发起所谓「特别军事行动」前,俄罗斯总统普京飞往北京会见国家主席习近平,双方签署《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提升两国关系的定位。到俄军在乌克兰陷入泥淖后,莫斯科明显加强与平壤和德黑兰的关系——朝伊都被指对俄提供炮弹和无人机等军备,去年和本月先后签署《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其中朝俄条约更有相互协防的条款。朝鲜去年4月也派出5年来最高级别的代表团访伊,两国原本就被指在核导技术交流合作经年。

然而,中国官方立场一直小心谨慎,例如在中俄关系上不断强调「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与伊朗签订25年长的《中伊全面合作计划》时未对外公开细节,也未有进一步提升与朝鲜本就定位特殊的关系。《华尔街日报》去年另有报道分析,宣称北京对俄朝走近其实有所顾虑。金兴圭认为,中国拒绝从零和角度看待世界,倾向相信冷战重现是「违反中方利益」,而且自视为跟俄罗斯或朝鲜「不同类似的国家」。

阿夫达利安尼:中俄朝伊非同盟

对中、俄、伊外交政策都有涉猎的格鲁吉亚欧洲大学国际关系教授阿夫达利安尼(Emil Avdaliani)向本报表示,中俄朝伊各自之间的合作分处不同水平,「这肯定不是同盟,更似是一批(颇为重要的)行为体寻求不同的世界秩序,因当前秩序完全未能(为它们)提供足够好处」。他同意美国关切所谓的「轴心」,但此刻尚未认定4国代表「单一地缘政治阵线」。他认为中、俄、伊都未有认真寻求成为正式的同盟关系,以保留外交回旋空间。

有关中俄朝伊「轴心」讨论的重点某程度是北京与莫斯科的走近,而特朗普似乎跟拜登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尤其是如何看待俄军侵乌。凯洛格在其AFPI著作文章中批评拜登政府对俄罗斯的敌意政策「不止不必要地将其变成美国的敌人,而且驱使俄罗斯进入中国怀抱,引发全新的中俄朝伊轴心」。

「逆转尼克逊」重现 美官指中俄存竞争

这点令人联想到在「特朗普1.0」已出现的所谓「逆转尼克逊」(Reverse Nixon)主张,即对比当年美国总统尼克逊促成中美建交,形成某种形式「联中抗苏」,间接促成苏联解体并结束冷战,如今这套主张则是「联俄抗中」,建议华盛顿寻求跟莫斯科联手,以建立围堵北京的阵线。惟只是当时西方主流舆论更为关心特朗普的「通俄门」争议,到拜登任内支援乌军抗俄后,「联俄抗中」构想暂被束之高阁。

这套主张随著特朗普回朝重新受注目,其理论基础是中俄关系并不稳固。一名美国高级国防官员上月向本报称,不能忘记俄罗斯和中国本身也是战略竞争者,而非战略伙伴,「从来不是,应该以后也不会是」,但两国确认为在特别议题上站在同一阵线和以特定形式相互加强对方是互惠互利。该官员认为,在普京和习近平的最高层领袖层面以外,中俄无论在军事还是经济的领导层眼中,都不会视对方为「天然伙伴」,「(中俄)在那些领域有合作,是因为话事者说要在那些领域合作」。

马斯洛夫:俄中合作政治优势胜经济利好

然而,「逆转尼克逊」要成真,前提是俄罗斯想跟中国割裂。对比当年中国早因珍宝岛事件跟苏联交恶,有改为跟美国合作的动机,目前看来至少莫斯科没有类似动机。

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院长马斯洛夫(Alexey Maslov)向本报称,美国数十年一直考虑形塑与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但政治上俄中关系之紧密,远胜俄美和中美之间,即使美方提出类似「逆转尼克逊」的提案,在俄中关系过去40年展示进展和提升合作下,当前俄国领导层「不大可能」(improbable)接受。他承认一些俄罗斯金融精英渴望回到西方市场,中国商人也寻求回复与美国的标准商业关系,但强调「强大和可以依赖的俄中同盟带来的政治优势目前更为重要」。

明报记者 周宏量、洪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