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报专讯】联邦保守党党魁博励治(Pierre Poilievre)年轻时透过阅读,在经济学宗师佛利民身上取经。他在竞选活动期间捍卫自己作为普通民众的「常理性」,似有谴责对手为「精英」和「全球主义者」的深层含义。
《多伦多星报》发表一篇专题文章,分析博励治的家庭和成长经历如何造就其从政理念。博励治在竞选期间至少3次讲到他年轻时经历。他在卑诗省Okanagan露营时,想租一艘水上摩托艇,但父亲对价格却步,令博励治只能乘坐脚踏船,当时那些「富家子弟」嘲笑他,并故意用摩托艇掀起的水花泼向他。现年45岁的博励治在发布的竞选视频中回忆说:「我回到岸边,泪流满面地告诉我父亲,我想要一艘水上摩托艇。我父亲说,『你回到卡加利找份工作,存点钱,我们就借你一辆小型货车,回来再租一辆水上摩托艇』。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了一个道理:如果你想要什么,你就必须为此努力。」
博励治讲述这个故事,凸显了他卑微的出身,也暗示了更深层的含义。他对「精英」和「全球主义者」的谴责,这是他捍卫自己作为普通民众的「常理性」宣传,也反衬出对手是「精英分子」、「激进分子」、脱离实际的人,甚至更糟。
博励治1979年出生在一位「16岁未婚母亲」的家中,他和弟弟被收养长大,他最早的一些记忆都是与父母的经济压力有关。
后来他大量阅读政治书籍,对经济学家佛利民(Milton Friedman)的新自由主义思想著作《资本主义与自由》印象深刻,这帮助他形成了坚持至今的政治观点:个人自由需要经济自由的繁荣,而臃肿的政府官僚机构会扼杀和阻碍经济自由。作为一名政治家,博励治将自己的政治主张与反精英主义结合起来,声称他的减税和小政府理念是对损害普通民众的不公正政策的回应,「我的总体理念就是希望人们能够掌控自己的生活」,并驳斥了联邦自由党党魁卡尼的观点。
但博励治的领导能力受到一些保守党人的质疑和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