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一处制衣厂周三有工人工作。特朗普当天威胁对大部分印度进口货徵25%关税。(法新社)
美国财经新闻频道CNBC周四(7月31日)分析报道,印度即使被美国威胁徵25%关税兼罚款,也不急于在贸易谈判中让步,因对美出口占印度整体经济比重不大,且出于农民选票考虑无法承受向美企大规模开放农业市场;印度亦正加速与英国、欧盟、马尔代夫等其他国家达成贸易协议减低冲击。另一方面,美国在战略上需要印度协助制衡中国,亦增加了新德里讨价还价的筹码。
美战略上需印度助制华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在白宫向记者表示,跟印度的贸易谈判仍然持续。除25%关税外,特朗普亦威胁向印度徵收金额不明的「罚款」,称是由于印方购买俄罗斯武器与石油、「恶名昭彰的非货币贸易壁垒」,以及其参加金砖国家(BRICS)组织。
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戈亚尔周日则曾在印度《经济时报》访问中指,虽然印方属意跟美国达成协议,但并非基于迎合死线谈判,有信心今年10月至11月能谈成好的协议。
捍卫农民利益保选票
印度信贷评级公司Infomerics Valuation and Ratings经济学家班迪奥帕迪亚雅(Sankhanath Bandyopadhyay)表示,印度政府以保障国内7亿农民生计为由,在谈判中抵制美方要求降低乳制品、大米、小麦、基改谷物如玉米和大豆的关税。
班迪奥帕迪亚雅指出,农业和乳业在印度具政治和经济敏感性。实际上,执政印度人民党(BJP)相当依赖农民选票。印方向美提出反建议,称可加大从美国进口能源和防卫军备。
美国政府资料显示,去年美国从印度进口874亿美元(约6817亿港元)货物,其仅占印度整体经济约2.2%,反映印方谈判的空间。
另一方面,CNBC引述专家意见,指华盛顿有理由想尽早跟新德里达成贸易协议。日本瑞穗银行经济学和战略主管瓦拉滕(Vishnu Varathan)称,由于美国致力在全球供应链抗衡中国,而印度或可成为美国接受的制造业新阵地。
瓦拉滕又称,印度在金砖国家内面临中国压力和领导地位竞争,因此美国可视印度为其在金砖内制华的伙伴。而假如印方能说服特朗普相信印度并不支持设立取代美元的货币,都可增加对美谈判的筹码。
(CNBC/今日印度/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