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潮汐公厕的内部格局。
【明报专讯】如厕是人的生理需要,也是「天大的小事」,古有负责守厕所者,今有「厕所革命」,内地于2015年提倡的公共厕所改造升级计划,迄今10年,国家主席习近平也曾提及「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要求各地政府?力改善。
公厕自古有之
犯错要守厕所
「公共厕所」简称公厕,考古学家考究已出土的文物,认为早于汉代已有公厕概念,以及有男、女厕分隔的设计,并有人专责「守厕所」,管理公厕的整洁卫生。传说汉高祖刘邦的孙子淮南王刘安是其中一个守厕所者,负责天庭的公厕。宋代类书《太平广记》引《神仙传》,写刘安在死后上天庭的途中,因为对神仙不敬,被天帝罚守厕所3年。这传说反映在汉代的现实中,公厕有人专门管理一事。
古代公厕何处寻?
古今都是为了方便路人,将公厕设置在路边,或人多出没的地方,东周战国时代的典籍《周礼》曰「宫人:掌王之六寝之修。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意思是皇宫的6个寝室附近的厕所(井匽),由宫人负责清理除臭。
今日中国的厕所革命
潮汐公厕
因生理构造不同,女性使用厕所的时间较男性长,女厕较易出现「排长龙」的现象。2024年2月,深圳南山辖区公园将6个公厕改造成「潮汐公厕」,即根据人流性别使用而弹性调整的公厕。在男女厕的中间增设通用厕位,以两扇可连男、女厕的「潮汐门」,当某性别出现人多排队的情?时,潮汐门可按实际环境需要「开通」,让更多人同时如厕,缩减排队时间、提高厕位使用率。例如当女厕「排长龙」,厕所管理员便会关闭男厕的潮汐门,让女性使用通用厕位。
从男女分厕到男女通用公厕
广州市政府曾就《广州市环卫公厕布局规划(2024-2035)》徵询意见,鼓励公厕改造成男女通用公厕。不过这建议引起不同的意见,支持一方认为可缩减排队时间,反对一方则认为有被偷窥的风险,比起改造成通用厕位,应该增加单一性别厕位更合理。
儿童友好公厕
除了男女分厕、通厕的改造,还有儿童友好的公厕改造!在以上文件中,广州市政府同时建议在公厕改造时,建设儿童友好公厕,例如设置儿童坐厕、安全座椅等。
■知多点
我要上厕所
当有如厕需要,我们直接说「上厕所」;在明代开始,人们会用「出恭」表示。当时考生若要在应考期间如厕,需要领取「出恭入敬」牌,因此如厕称为「出恭」,大便称「大恭」,小便是「小恭」。
(本网发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评,旨在指出相关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错误或缺点,目的是促使矫正或消除这些错误或缺点,循合法途径予以改善,绝无意图煽动他人对政府或其他社群产生憎恨、不满或敌意。)
[中华小学堂 第06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