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业受华电动车挑战 折射德国科技创新堕后

发布 : 2025-2-22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德国汽车公司奥迪(Audi)总部所在地因戈尔施塔特(Ingolstadt)是德国经济问题的缩影。

奥迪曾通过母公司福士汽车,每年向因戈尔施塔特缴税逾1亿欧元。惟这笔税收在一年多前已停止,因戈尔施塔特市长设法开源节流,提高博物馆、停车场和巴士的收费,下令减少公共草坪的修剪频率,还考虑提高物业税并进一步削支。奥迪去年第三季利润骤降91%,在德国裁员数千人;福士也不如意,去年计划到2030年本土裁减3.5万个就业职位,本土工厂减产73.4万辆车。

作为德国工业支柱以至经济成功基石的汽车制造业,2018年起开始衰退。德国汽车制造商难以提供具竞争力的电动车型号,在最重要出口市场中国流失市场份额,甚至反过来在国内面对中国电动车的挑战。

在危机逼近之际,朔尔茨政府却未能为业界明确指路,导致企业投资决策迟疑。政府为缩减预算开支,2023年底突决定终止电动车补贴,原拟大规模扩产电动车的汽车制造商发现消费者需求暴跌,最终不得不大裁员。

因戈尔施塔特近半就业职位跟汽车工业相关,其馀也是服务汽车工人,尽管有转型呼声但未受重视,突显德国在这方面的落后。

有企业高层坦言,德国正在错失那些可为新兴行业奠定基础的投资机会。德国在软件和人工智能等领域远远落后,安联数据显示2022年德国研发投资占GDP的比例为3.1%,美国是3.6%,韩国高达5.2%。

慕尼黑Ifo经济研究所所长福伊斯特认为,问题是德国的投资过度集中于创新性较低的产业,欧洲有如陷入 「中等科技陷阱」(middle technology trap),即研发大多主要集中于汽车工业、机械制造和化学工业等创新速度较慢的领域,却在高科技领域被美国甩开,「即使是美国一间表现普通的初创企业,例如美国国防科技新贵软件公司Palantir,其市值都比整个德国汽车产业还要高,这突显德国与美国的巨大差距」。

(华尔街日报/Euract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