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华北破44℃ 北京12天万人热死
发布 : 2025-7-14 来源 : 明报新闻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加关注
 明声网温哥华 微信公众号 |
郑州明日料达44℃,属华北罕见高温。华北在清代乾隆八年(1743年)亦曾遭遇极端高温,据史料记载,身在北京的法国传教士宋君荣(Antoine Gaubil)1743年7月25日录得44.4℃高温。
据北京地方志等资料,宋每天上午6时30分和下午3时30分,在家中用酒精温度表记录,留下北京最早的温度观测数据。经当代气象学家换算,1743年7月20至25日的气温均超40℃,25日达44.4℃。《清高宗实录》记载,「溽暑炎蒸,甚于往岁」。
宋君荣在寄给巴黎科学院的报告提及,北京附近在7月14至25日过万人死于高温,主要为贫民。山西《浮山县志》记载,「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不少外地商人因高温客死异乡。京城权贵纷纷离京避暑;不少民众也逃向河北的热河、盛京等地,但死在路上。
另据《天津县志》记载,天津镇总兵官傅清在奏折称,「土石皆焦,桅顶流金,人多热死」。乾隆皇帝下令打开藏冰官窖救济民众。这场高温引发的灾害,被当年7月26日早晨北京的一场小雨终结。